——對話大同大同市現代醫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白衣天使
她們是一群美麗的天使。她們和別的女孩子一樣,有自己的夢想和歡樂,有自己的生活,但生命與責任賦予了她們更多的內容。
她們是白衣天使,精心護理,呵護生命,一聲聲傾注了愛的呼喚,喚醒了一個個沉睡的大腦。她們是愛心使者,無論白天黑夜,無論在醫院還是鄉下,她們任勞任怨、恪盡職守,把困難和汗水留給自己,將微笑和幸福帶給患者。她們是心理醫生,是她們搭起醫患的橋梁,溝通了醫患的心扉,解除了家屬的疑惑。她們是哲學家,因為她們見過生老病死,對人生有一種獨特的理解。她們將生命定格在燕尾帽下,用奉獻丈量生命的長度。
她們沒有什么顯赫的地位,也沒有創造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奇跡,但她們用自己的青春書寫了生命的感動。她們就是大同現代醫院、大同市二輕醫院、朔州現代醫院的護士們。
5·12到來前夕,記者采訪了以上幾家醫院的護士和護士長,傾聽了她們的心聲,記錄了她們的生活與感動。
“第一”是這樣練成的
大同現代醫院有38名護士,她們平均年齡只有20歲。2006年,在全市三比一規范競賽中,她們取得兩項一等獎,4項三等獎,在全市醫療單位獨占鰲頭。
記者:護士最基本的技術就是穿刺,病人都害怕穿不準,自己白挨針,你們是怎么做到“一針見血”的?
楊小姣(大同現代醫院護士):其實也沒有什么訣竅,就是勤練基本功。記得剛上班時,我最頭痛的事就是給患者輸液了。因為自己經驗不足,經常打不上,增加了病人的痛苦,自己心里非常難受。后來護士長教給我一個辦法,用輸液管代替血管反復練習,尋找感覺。那段時間每天都要練到手指酸痛,大約要每天100次以上吧。再就是研究人體血管,時間長了,雖然有的人手掌肥胖,看不到血管,但心里有數。
記者:俗話說,“三分治療,七分護理”,護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,你們是怎樣確保萬無一失的?
田靈芝(大同現代醫院護士):比如說手術室護士吧,配合手術說起來很容易,但要把每一個工作環節做到位,不但需要基本技能,還要眼疾手快,細心。我記得有一次,是晚上吧,我們收治了一個患者。當時入院時患者已經神志不清,大小便都失禁了。搶救的時候,由于患者的雙手沒有意識能力,竟把靜脈輸液針給拔了出來。當時情況很危險,患者末梢循環十分不好,難度很大。在場的幾位專家都在看著我,我雖然心里非常緊張,但自己給自己打氣:你可以的!我在患者的腳趾上看到一根淡淡的小靜脈。沿著那一線的生機,淺進針、慢送針,終于回血了!事后大夫們對我給了較高的評價,這對我也是莫大的鼓勵。
記者:你覺得作為一名護士最重要的是什么?
康玉英:(大同現代醫院護士長):其實作為一名護士,用心不用心很重要,要把護理工作當成生命的一部分。也就是說要有奉獻精神,吃不到晚餐,或者徹夜不歸,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,我們都習慣了。護理是一個團隊,我們在管理上要求快速反應,標準化。比如打點滴,病人要換個液體,不能讓病人自己看著,“護士護士!液體滴完了!”這是不行的。我們要做到隨時掌握液體滴注情況,通過液體的滴數計算時間,一般都能在滴完前幾分鐘內及時趕到。
記者:挨過患者的罵嗎?你們怎么處理這些事情?
康玉英:只要你做得好,患者是不會挑剔的。其實,我們的護士們還是受患者表揚的時候多(笑)。有些老領導,還有一個學雷鋒聯組的老大姐,更是常常寫信表揚我們。當然我們也挨過罵,因為有些甲亢患者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。我記得有一次,一個甲亢患者在排隊等候的時候忽然發作了,那是發病,是甲亢引起的精神癥狀。那位患者忽然對著我們就罵起來,有的話語都很過分,引得很多人都過來看,以為是發生了醫療糾紛。當時,有位小護士都快哭了,我看到她眼淚都快溢出來了,可嘴上還是微笑著。后來我們就像哄小孩子一樣微笑著勸了患者好一會兒,他才平靜下來。這個患者后來治好了,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,還專門來道歉。我們當然心里不會在意啦。
護士也是“心理醫生”
朔州現代醫院創立于2006年,全院46名護士,每一個都堪稱行業拔尖,她們的細心周到,讓朔州的老百姓印象頗深。
記者:朔州老百姓都非常信賴朔州現代醫院,特別是親情化服務,口碑非常好,你們是怎么做到這一點的?
李娜(朔州現代醫院護士):一定要從細處來,當然微笑服務是肯定的。患者對醫院不熟悉,有些人很害怕,這都需要我們引導。比如說給患者講解看病流程呀,帶患者掛號呀,等待的時候給患者端杯水呀,這些都是基本的工作要求。像產科吧,產婦的情況千差萬別,有的產婦非常緊張,這都需要好好交流、指導,擦個汗啦,有時候患者缺少了什么東西,臉盆衛生紙什么的,我們就先給她們墊錢買上。產婦分娩后一般身體弱,我們都要給倒杯紅糖水。其實這些都是些小事情,但小事情對患者來說并不小。《朔州日報》就曾經報道過這個,題目用的就是《一杯糖水暖人心》。
記者:那產科護士的工作還有哪些特殊的地方?
劉麗霞(朔州現代醫院產科護士):還得研究病人的心理。有人說三年產科護士當下來,都成心理醫生了。我記得有一位右玉的產婦,臨產的時候精神過度緊張,碰都不讓人碰,整個人幾乎僵成一塊石頭。當時,產婦羊水已經破裂了,但勁兒又非常大,眼睛直直的,看起來非常可怕。我一看不行,這樣子很危險,就和產婦展開了“攻心戰”:我先和她講故事、拉家常,看還不行,就講我自己經歷過的一些個事情,怎么面對困難,講著講著,產婦慢慢放松下來了。后來這個產婦生孩子很順利,十幾分鐘就生出來了。
記者:心理醫生?這個提法很有意思。
孟俊花(朔州現代醫院護士):是呀,護士不但要管患者,有時候還要管家屬。這叫雙線作戰嘛。2006年我們遇到一個很特殊的病例,媒體上報道過好幾次的。那個產婦患的是產后海爾普氏綜合癥,那種病是九死一生,當時在朔州還沒有治好的先例。專家會診后,決定從大同連夜緊急調動援助。可是家屬心灰意冷,覺得沒救了,說什么也不簽字。我們只好想辦法說服他。我記得當時搶救用了兩天兩夜的時間,護士長她們在里面協助搶救,外面還有一個護士和家屬陪伴在一起,因為家屬那個緊張呀,幾乎要暈過去了。還有就是要善于察言觀色。去年春節的時候,有位四川民工在治療期間心情十分低落,后來值班護士發現他是想家,就解下自己的手機,讓患者打電話。大年夜還給患者端上熱騰騰的餃子。
愛心可以創造奇跡
大同市二輕醫院經常收治重病號,像“搶救4·11大巴側翻傷員”,給英雄方新權做顱骨修補手術,在社會上反響很大。多年來,二輕醫院挽救腦外傷、骨創傷及復合傷患者數千名,訓練有素的護士隊伍在其中立下了汗馬功勞。
記者: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說:“醫療和護理就像車子的左右兩個輪子,缺了哪個,車都無法正常行駛。”你是怎么認識這句話的?
南喜梅(大同市二輕醫院腦科護士長):愛心可以創造奇跡。比如腦疾患者,大夫搶救完成后,后面的工作幾乎都是護士的。病人要達到神志清醒,語言、動作達到正常,需要很長一段時間。這就需要護士把自己的愛傾注進去。
記者:你記憶中比較深刻的例子是哪一次?
南喜梅:很多次吧,幾乎每一個特殊病人的喚醒過程都記得很清楚。有一個病人我們呼喚了600個小時,那是比較深刻的。那個病人是個60多歲的婦女,入院時腦疝時間已經有29個小時,一側瞳孔已經散大,張教授、王主任他們經過三天才把患者搶救過來。搶救過來以后,患者還是昏迷狀態,連反射都沒有,我們不得不給患者24小時頭置冰帽,隨時進行心電、血氧血壓、呼吸監測,每兩個小時翻身拍背一次。一開始,患者的血壓高得嚇人,高壓200,低壓120,血壓降下來后,痰又成了問題。還有昏迷病人留置導尿,泌尿系統感染的機會很多,為了預防,我們每天要進行尿道口護理三次,每周膀胱沖洗兩次,更換引流袋3次。此外,還要每天進行口腔護理3次,輸液、加液、吸痰、霧化、吸氧、鼻飼,這些工作也都是要做的。我們都盼著患者早日醒來,所以護士們要輪流值班,每半個小時都要呼喚患者的姓名。呼喚姓名要用心,因為患者能夠感覺到你的情感。我記得我們一直呼喚了28天,這中間我們都沒有放棄過。我們從不放棄任何希望。第28天的時候,患者流淚了,還試著用手抓什么東西。那一刻,我們在場的護士也全都流淚了。那是喜悅的淚水,只有真心付出以后才能體驗到這種感覺。
記者:護理工作是瑣碎的,而且要不怕臟,比如說給病人摳大便,有這樣的事情嗎?
劉春芝(大同市二輕醫院康療區護士長):這種事情是常有的,因為護理工作就是“一切從病人需要出發”。如果病人發生了嚴重便秘,在使用各種通便方法無效后,就要帶上手套替病人把大便摳出來;床單尿濕了,要及時更換,有時一天能給一個病人換床單多達十幾次。有時扶著病人拍背時,還可能被病人吐在身上。這都是常有的事情,當護士嘛,怎么能怕臟?
記者:做一名護士累嗎?
王海麗(大同市二輕醫院護士):累,不過也值。有人算過,一個晚上,上班的護士全部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。常常一個班下來,值班護士累得話都不想說,還不能在患者面前表露出來,要不患者會以為你不高興。不過累歸累,還是有成就感的,每有一個病人康復了,我們每個護士都像過節一樣開心。感動,源于親情
親情化服務是大同現代醫療集團的特色。患者們都知道,在大同現代醫院、大同市二輕醫院、朔州現代醫院,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把患者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照顧,有的患者甚至是沒有名字的“無名氏”。
記者:報紙上報道過多次搶救“無名氏”的事情,你們是怎么對待這些“無名無姓”的患者的?
馮素芳(大同現代醫院護士):有一年冬天吧,醫院急救車從馬路上“撿”回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。老人當時昏迷不醒,沒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哪里人,院長和醫生做主就替患者填寫病歷,病歷單上寫的是“無名氏”。“無名氏”搶救過來以后,還是說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。我們看老人孤孤單單的,就從自己家里給他帶來換洗的衣服、買牛奶、營養品,給老人喂飯。老人流著淚對我們說:“雖然我無兒無女,但你們都是我的娃兒。”出院那天,老人躺在病床上就是不起,還說:“這里就是我家。”我們當時都非常感動。
葛麗軒(大同市二輕醫院護士):有個無名氏在二輕醫院住了半年多,因為家屬不管嘛,老人醒來以后,我們的護士又義務照顧了他四個月。
記者:說說你們照顧患者的一些細節。
康玉英:我們護士相互之間有個說法,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當成患者的親人。去年12月吧,醫院收治了一個甲亢心衰非常嚴重的病人。病人入院時心跳每分鐘有220次,體重只有60多斤。老人的孩子也都在外地。我記得當時楊小姣每天都不住地進病房,為她洗涮、打掃、送水送飯。看到老人的衣服上到處都是痰跡,她們就幫老人脫下衣服涮洗。老人事后也說:“我看了多少年病了,頭一回覺得醫院不像醫院,像是在兒女家里。”
記者:你們有沒有特別感動的時候?
趙青桃(朔州現代醫院護士長):其實經常有。只要你付出了真心,患者是很容易被感動的。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一位氣管切開的病人。那天,我給她吸痰的時候,她動了一下,結果嗆咳住了,分泌物噴了我一頭一臉。我轉身整理的時候,看到不能說話的病人一臉緊張。我就安慰她說:“沒關系,我們只要再換一下被子就好了。”后來患者拔除氣管插管后,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:謝謝您,您的笑真美!那一刻,我的內心確實感覺到一種強烈的震撼,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這么重要。
誰說護士的工作平淡無奇,誰說護士干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業?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挽救,當一封封感謝救命之恩的信件紛至沓來,我們看到了白衣天使譜寫的生命長歌。值此5·12護士節之際,我們祝愿每一位白衣天使都能擁有幸福的明天。
感動,源于親情
親情化服務是大同現代醫療集團的特色。患者們都知道,在大同現代醫院、大同市二輕醫院、朔州現代醫院,每一位白衣天使都把患者當做自己的親人來照顧,有的患者甚至是沒有名字的“無名氏”。
記者:報紙上報道過多次搶救“無名氏”的事情,你們是怎么對待這些“無名無姓”的患者的?
馮素芳(大同現代醫院護士):有一年冬天吧,醫院急救車從馬路上“撿”回來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。老人當時昏迷不醒,沒有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,哪里人,院長和醫生做主就替患者填寫病歷,病歷單上寫的是“無名氏”。“無名氏”搶救過來以后,還是說不清楚自己是哪里人。我們看老人孤孤單單的,就從自己家里給他帶來換洗的衣服、買牛奶、營養品,給老人喂飯。老人流著淚對我們說:“雖然我無兒無女,但你們都是我的娃兒。”出院那天,老人躺在病床上就是不起,還說:“這里就是我家。”我們當時都非常感動。
葛麗軒(大同市二輕醫院護士):有個無名氏在二輕醫院住了半年多,因為家屬不管嘛,老人醒來以后,我們的護士又義務照顧了他四個月。
記者:說說你們照顧患者的一些細節。
康玉英:我們護士相互之間有個說法,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當成患者的親人。去年12月吧,醫院收治了一個甲亢心衰非常嚴重的病人。病人入院時心跳每分鐘有220次,體重只有60多斤。老人的孩子也都在外地。我記得當時楊小姣每天都不住地進病房,為她洗涮、打掃、送水送飯。看到老人的衣服上到處都是痰跡,她們就幫老人脫下衣服涮洗。老人事后也說:“我看了多少年病了,頭一回覺得醫院不像醫院,像是在兒女家里。”
記者:你們有沒有特別感動的時候?
趙青桃(朔州現代醫院護士長):其實經常有。只要你付出了真心,患者是很容易被感動的。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是一位氣管切開的病人。那天,我給她吸痰的時候,她動了一下,結果嗆咳住了,分泌物噴了我一頭一臉。我轉身整理的時候,看到不能說話的病人一臉緊張。我就安慰她說:“沒關系,我們只要再換一下被子就好了。”后來患者拔除氣管插管后,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:謝謝您,您的笑真美!那一刻,我的內心確實感覺到一種強烈的震撼,原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這么重要。
誰說護士的工作平淡無奇,誰說護士干不出驚天動地的事業?當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挽救,當一封封感謝救命之恩的信件紛至沓來,我們看到了白衣天使譜寫的生命長歌。值此5·12護士節之際,我們祝愿每一位白衣天使都能擁有幸福的明天。
|